“你哋好,歡迎來到洪屋渦!”“Welcome to洪梅金色水鄉稻田公園!”熟悉這話的朋友,一聽便知這是東莞新一代農民許哥——黃振許,在短視頻里的慣用開場白。
在不久前舉辦的東莞市電商主播大賽總決賽“網紅知東莞 好貨我來帶”中,洪梅黨員黃振許憑借獨特視角與幽默風趣的語言,在直播助農賽道短視頻中脫穎而出,榮獲“最佳人氣主播獎”“最具潛力獎”以及“家鄉好物推薦官”稱號。這不僅是對他個人才華的認可,更是對他作為新時代農民黨員積極投身鄉村振興事業的肯定。他只是千千萬萬個投身鄉村振興事業黨員干部的生動縮影,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這條“稻”路是如何走出來的。
用腳步換取群眾理解和支持
時間回溯到2020年除夕,金色水鄉稻田公園一期的922畝土地連片改造表決通過。然而,推動連片改造的問題也隨之而來,拆除亂搭亂建的窩棚引發了村民的抵觸情緒。
“遇上村民不理解時,我們更要細心對接、耐心引導,深入了解他們內心想法。”洪屋渦村黨委書記莫達全說道。當時,村“兩委”干部、駐村團隊黨員干部主動作為,帶頭深入鄉村角落、田間地頭開展群眾工作。為充分了解村民意愿和顧慮,洪屋渦村黨委舉辦了鄉村振興專題黨課、黨群議事會等,召開了十余次項目動員會,參加人數超600人次。同時,通過落實分片聯系包戶責任制度、“一戶一檔、一事一議”機制,開展“兩委”干部分片、黨員聯系群眾大走訪活動,在三個月內入戶達60多次,收集村民意見建議40多條。
洪屋渦村黨委堅持決心靠前、細心對接、耐心引導,對持不同意見的村民,梳理人員名冊、建立工作臺賬;重點針對表決持存疑態度的村民,分類歸檔、逐個引導,以最大力度積極爭取群眾支持。最終,成功統籌涉及1600多戶、1400多畝的連片土地,村民贊成率和村民代表贊成率均超90%,“千畝稻田”項目得以順利推進。
用行動實現生態和收益雙贏
“截至目前,金色水鄉稻田項目一期工程施工進度已完成90%,農田早造水稻種植1920.9畝,綠化種植已完成100%,預計今年內基本建成。”項目有關負責人表示。
金色稻田項目通過完善生產設施建設、提升景觀環境、統籌經營等手段,逐步培育壯大休閑旅游、特色農業等新業態,充分彰顯嶺南水鄉和四季生態稻田特色,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,助力洪屋渦村建成宜居宜游宜業的嶺南水韻紅色休閑鄉村。
“目前我們種植的水稻品種有棗紅糯、廣豐香8號、莉香占……平均畝產基本能達到380—400公斤,比起以前,我們村民的收入穩定了很多。”洪屋渦村農民江伯告訴記者。
當前,洪屋渦村黨委正大力發展農業特色產業,穩步推進金色水鄉稻田公園建設,配套現有的洪屋渦水道濱水碧道,形成農業規模化和都市現代化的農業文旅體驗基地,推動“綠水青山”向“金山銀山”轉化,“美麗鄉村”催生“美麗經濟”。
依托金色稻田項目,洪梅鎮黨委曾多次舉辦稻田研學、人才親子活動、黨群服務集市、樂購洪梅、電商直播等多種特色活動。據悉,洪梅鎮豐收節暨樂購洪梅系列活動等多個農文旅項目,累計接待游客超3萬人。值得一提的是,美麗田園風光吸引周邊居民到此休閑活動,周邊綠道變成“美食街”“小夜市”,逐漸衍生夜間經濟,直接、間接累計帶動2000多人次就業,拉動各類消費80余萬元。
用鏡頭把稻香的風吹得更遠
起初,黃振許接觸短視頻只是出于對生活的熱愛,他想通過鏡頭記錄身邊的美好瞬間。然而,隨著洪屋渦村千畝稻田建設項目的啟動,他意識到手中的鏡頭可以成為展現家鄉變化、傳遞鄉村魅力的有力工具。
于是,黃振許的短視頻內容開始聚焦于洪屋渦村的稻田建設。從零散分布的稻田到規模宏大的千畝良田,從春種一粒粟到秋收萬顆子,他用鏡頭記錄下了稻田的四季變換,也記錄了稻田的規模建設。
隨著視頻的持續更新和傳播,黃振許逐漸吸引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。他的鏡頭下,不僅有千畝稻田的壯麗景象、民俗文化的介紹,還記錄著人民群眾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憧憬。這些真實感人的畫面,讓許多人感受到了新農村的勃勃生機和無限希望。
當被問到以后有什么打算時,黃振許說:“我將牢記作為一名新農人黨員的責任和使命,堅持短視頻創作,不斷學習、創新和優化短視頻內容,讓更多人了解并愛上這片土地。”同時,他希望可以將洪梅的禾胎草、棗紅糯等特色產品推向更廣闊的市場,幫助家鄉的特色產品提升知名度、打開銷路。
如今,黃振許的短視頻已經成為許多人了解洪屋渦村、關注新農村變化的重要窗口。從他的短視頻中不難看到,稻田的主干道已鋪設好混凝土路面,兩旁的照明設備也已加裝完成,成了村民茶余飯后休閑散步、游客假日放松游玩的好去處......看著眼前這片自己熟悉且熱愛的土地,黃振許有感而發:“這才是新一代農民的新‘稻’路,真正實現美了鄉村富了民。”
來源:嚴實管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