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國家農科院、寧夏自治區農技總站、原州區農技推廣中心經過6年不間斷實驗評價,日前在原州區培育出世界高端馬鈴薯新品種。這種填補了國內外市場空白的紅皮黃肉、紫色薯肉的彩色馬鈴薯,將解決寧夏馬鈴薯產業發展中存在的科技含量低、銷售不暢等問題,改變馬鈴薯種植格局。
據科研項目執行人原州區農技推廣中心趙連喜介紹,這些新品種不僅在國內技術領先,在世界上也位居科技前沿。科研部門通過對“948-A”和“948-K”兩個品種的適應開發,將徹底解決寧夏自治區馬鈴薯品種不優、市場占有力不強的問題,同時填補固原山區乃至寧夏自治區馬鈴薯沒有“油炸品種”的空缺,推動馬鈴薯加工由淀粉加工向油炸型深層次發展。“LX-16”和“LX-22”兩個品種,不但適應灌溉區和山區種植,且品優、產量高,畝產是現種植馬鈴薯的兩倍多,經濟效益顯著。“LX-69”和“LX-70”兩個品種的應用推廣,將沖擊東南亞乃至國際高端市場,促進馬鈴薯銷售重心由國內市場向國際市場轉移。據了解,“LX-69”和“LX-70”兩個品種抗氧化能力較強,因品種花青素含量高具有抗衰老的保健功能,在國內市場售價每公斤為12元,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更高。今后,這些新品種將逐步在寧夏自治區推廣。
從2003年初開始,寧夏自治區利用農業部948農業科研項目(即國際優質特色馬鈴薯引進開發),從美國、英國等8個國家共引進處于世界科技領先技術的品種和品系80個,同時引進2000多份育種材料。引進的品種和品系包括“鮮食型”、“淀粉型”、“油炸型”、“沙拉型”以及“航空酒店配餐迷你型”等薯種。科技人員通過幾年的生態適用性和生產力評價,從2000多份資料和80個品種和品系中初步選定13個基本適應寧夏自治區灌區和南部山區種植的優質特色新品種,結合當地的生態條件進行梯次配制,并大面積實驗推廣和開發,先后培育出紅皮黃肉型“948-A”、油炸型“948-K”、休閑食品加工型“LX-16”和“LX-22”、紫色薯肉型“LX-69”和“LX-70”等世界馬鈴薯高端科技產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