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傳統的黑葉、懷枝荔枝樹進行矮化,并將其嫁接成觀音綠、嶺豐糯、仙進奉等名、優、新、特品種;采用智慧種植模式,把噴灌設施一路鋪設到樹枝,實現水、肥、藥一體化管理;建設“智檢小站”和田間冷庫,讓荔枝能從田間地頭快速走上市民群眾的果盤……11月28日下午,東莞舉辦慶祝2024年“中國農民豐收節”主會場活動,東莞荔農蔡建權作為“興農人”代表,分享了他運用科技打造智慧荔園的經歷與感悟。
蔡建權是東莞樟木頭人,他擁有廣東省優秀農村鄉土專家、荔枝種植技術工程師、鄉村工匠等稱號。
在東莞樟木頭鎮金河社區的廣袤山林里,蔡建權不僅是荔枝高端化的積極推動者,更是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的實踐者。他借助科技的力量,打造了上千畝的智慧荔園,以技術展現了服務型新農人的擔當。
改良,老樹育出新品
通過高位嫁接技術,讓老樹培育出新品種。
針對高大老化的荔枝樹進行嫁接操作。首先砍樹矮化,接著清理,然后施肥促進其重新長出新枝,再選取優質荔枝品種芽條,選擇合適天氣在砧木上進行嫁接,之后包裹密封,還要做好防蟻防蟲等工作。通過這一系列工序,將優良的荔枝品種嫁接到價值較低的品種上,最終達成荔枝品種改良的目的。
蔡建權是典型的80后,他從小在荔枝林中長大。他坦言:“我的父母在樟木頭種了30多年的荔枝,我自己也跟荔枝打了20多年的交道。我當過兵、經過商,都取得了一定成就。但在2018年,我還是選擇回到家鄉,投身荔枝產業?!?/p>
“父親是傳統的荔農,種植了100多畝的黑葉和懷枝。傳統荔枝種植面臨著巨大挑戰,荒年產量少,豐年價格低。2005年荔枝大豐收,‘黑葉’的價格暴跌至8毛/斤。”蔡建權說道,“看到父輩如此辛苦,卻常常豐產歉收,我心里十分難過?!?/p>
主栽品種結構不合理、產期相對集中、生產技術滯后等問題,成為了東莞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阻礙。如何研發出更具競爭力的新品種,避免“果賤傷農”的情況發生呢?
“矮化樹種,提升品質。”蔡建權開始嘗試對傳統荔枝進行改良。他帶領團隊通過嫁接等技術,對黑葉、懷枝進行品種改良。經過多次試驗,他們成功研發出荔枝高位嫁接換種技術。
“我們從穩產三四年的荔枝樹上,挑選一年生的健壯枝條作為接穗枝條,然后嫁接到二三十年的老樹上?!辈探啾硎荆跋噍^于原來的傳統小枝嫁接,高位大枝嫁接優勢顯著,根系養分集中供養接穗,長勢強,樹冠形成快,品種更新效率高。”
走進金河社區的自家果園,蔡建權對園內情況了如指掌:“高位嫁接至少有三個好處。一是矮化樹體,東莞荔枝老樹多、樹齡長、樹干高,鋸掉老枝嫁接后,樹高可控制在三至四米,便于采摘;二是優化品種,選擇冰荔、觀音綠、嶺豐糯、糯米糍等優質品種,形成早中晚熟品種搭配的梯次種植模式,降低扎堆上市的風險;三是在嫁接育苗期間,不影響原品種的生長,仍有收益,能調動荔農的積極性。”
如今,蔡建權在金河社區的300多畝荔園,全部種植了觀音綠、糯米糍等優質品種,成為東莞荔枝高位換種規模最大的荔枝改良基地?!敖衲炅阈菕旃?,明年就會進入豐收期。”蔡建權對自己的技術充滿信心。
作為荔枝界的“高手”,蔡建權聲名遠揚,他時常應邀到惠州、珠海等地指導荔枝嫁接,幫助當地改良了上千畝的荔枝園。目前,許多改良過的新品種,果實變大,果皮鮮艷,口感更佳,也能賣出更好的價錢。特別是樟木頭的觀音綠,在業內已小有名氣,在北京、上海、杭州等地市場十分暢銷。
蔡建權還算了一筆賬,以前種植黑葉、懷枝,年景好的時候,每畝一年的純收入只有千把元。如今換成觀音綠、糯米糍等優質品種,每畝每年純收入能達到上萬元,這讓他更加堅定了種好高端荔枝的決心。
賦能,智慧管理荔園
采用智慧管養方式,省時省力。
“把荔農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?!苯陙恚探嗖粩嘁M和推廣新的荔枝種植技術,研發了水肥自動澆灌系統、單軌作業機,結合無人機噴灑技術,提高了荔枝的產量和品質,有效將現代科技與農業生產相結合,打造了智慧荔園,帶動當地農戶共同致富。
在樟木頭金河社區果園,蔡建權擰開水池旁的開關,水便從滴管里緩緩流進荔枝樹根部?!耙郧斑@片荔枝林,父輩挖溝修渠,有時還靠背扛肩挑,人既辛苦,效率又低?!?/p>
蔡建權帶領團隊,結合地形和荔農經驗,探索出“水肥藥一體化”系統,指導農戶依靠技術和管理進行生產。借助機械設施,將灌溉與施肥、用藥融為一體,利用山坡地形壓力,把管道直接架到每一棵荔枝樹上。這樣,由可溶性固體肥料或液體肥料配兌而成的肥液就會與灌溉水一起,均勻、準確地輸送到作物根部土壤。
如今,蔡建權的果園成為了東莞有名的智慧荔園,全部采用節水灌溉技術。站在山坡上,蔡建權自豪地說:“‘水肥藥一體化’非常高效,省時、省力、省心?!币环矫?,滴灌方式告別了傳統大水漫灌,從“澆地”轉變為“澆作物”,既節約用水又節省人工;另一方面,可直接把肥料隨水均勻地輸送到荔枝的根部,讓其充分吸收,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,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質,增加了荔枝產量,提高了經濟效益。
蔡建權還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農業服務體系,為當地農戶乃至各地荔枝種植基地提供智能化種植指導、嫁接指導、病蟲害防治、托管等服務,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。
現在,他們還在果園建設了智能檢測小站、田間冷庫,幫助農戶提前掌握荔枝農藥殘留成分和含量,在采摘前進行自主檢測,保障荔枝質量,提升東莞荔枝品牌形象。此外,還拓展了銷售渠道,構建網絡銷售模式,打造高標準省級優質荔枝示范基地,加強優質荔枝品牌包裝、宣傳推廣、產銷平臺對接等工作,推動成果轉化,攜手周邊荔農從“賣荔枝”轉變為“賣品牌”,共同創造美好生活。
來源:東莞+