俗話說“中國荔枝看廣東,高端荔枝出東莞”。
在10月14日晚18:20檔,CCTV - 1央視綜合頻道播放了紀錄片#農耕探文明#之《廣東嶺南荔枝種植系統》(以下簡稱“紀錄片”)。
紀錄片中,從茂名浮山嶺下歷史悠久的黑葉荔枝,到增江河畔有著400多歲樹齡的掛綠荔枝,再到東莞不斷涌現的荔枝新品……該片講述了茂名、增城、東莞三地的荔枝種植情況,其中東莞荔枝壓軸亮相,時長約五分鐘。
嶺南佳果,流傳千古佳話。那么東莞荔枝為何能夠脫穎而出,入選廣東嶺南荔枝種植系統?又為何能登上央視這個“大舞臺”呢?
這一切要從東莞豐富的種質資源說起……
坐擁342份荔枝種質
“每年荔枝成熟的季節,華南農業大學的學生都會前往東莞荔枝種質資源圃,采集荔枝品種并進行果實品質分析。”
紀錄片里提到的東莞荔枝種質資源圃位于東莞植物園內,這里擁有來自不同產區的342份荔枝種質,品種極為繁多,在國內十分罕見,堪稱名副其實的“荔枝王國”。
在種質資源圃內,有果實特大、單顆荔枝重達69克的“紫娘喜”;有我國種植面積最大、產量最高的“黑葉”;有適應性最強、栽培范圍最廣的“妃子笑”;還有東莞選育推廣的優質品種“冰荔”……每棵荔枝樹上都掛著包含品種身份信息的二維碼。
或許有荔枝愛好者會產生疑惑:這么多的荔枝種質資源到底有什么作用呢?
實際上,這些種質資源作用巨大!東莞植物園的高級工程師韋陽連表示,荔枝種質資源是荔枝產業發展的戰略性資源,是荔枝育種的重要物質基礎和原始材料。
一方面,收集荔枝種質資源是為了給荔枝新品種的選育儲備育種材料;另一方面,收集的種質資源中有一些是可以在東莞推廣的優良品種。
簡單來說,這些資源就是東莞荔枝不斷催生新品種的“秘訣”之一。憑借豐富且特色鮮明的品種資源,東莞荔枝種植系統于2020年1月作為廣東嶺南荔枝種植系統入選第五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。
那么,東莞荔枝的新品種究竟有多厲害呢?
占同期全國新品種六分之一
“十多年間,東莞陸續培育出了嶺豐糯、觀音綠、冰荔等9個品質與名氣俱佳的荔枝新品種,約占同期全國新品種的六分之一。”
紀錄片展示了東莞近年來不斷推出的新品種。實際上,東莞荔枝品種之多,甚至連本地人都不一定全部知曉。
“原來東莞荔枝有這么多品種!”在2024東莞荔枝文化周啟動儀式現場,家住大嶺山的湯小姐驚訝地表示,這是她第一次見到這么多品種的荔枝。
東莞荔枝不僅品種豐富,而且品質優良、價格合理。目前,全市荔枝種植面積約15.6萬畝,分布在28個鎮街,優勢產區已形成明顯的產業帶,初步具備產業集群效應。莞荔優質品種占比達到85%以上,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% - 30%。
東莞荔枝先后獲準通過中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、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目錄,在“全國優質荔枝擂臺賽”上獲得金獎,總獎項數量在全國荔枝主產市中遙遙領先。
東莞生產的冰荔、觀音綠被業界譽為荔枝中的“愛馬仕”,2023年進駐北京SKP、廣州太古匯等高端商圈,深受消費者喜愛,其中冰荔更是賣出了688元/斤的高價。
“高端荔枝出東莞”品牌打響
當屬于東莞的甜蜜氣息跨越千山萬水飄到海外,莞荔獨特的芬芳征服了馬來西亞人民的味蕾,也成為連接中馬兩國友誼的美好紐帶。
今年7月,“廣東‘荔’量,馬來飄香”廣東荔枝展銷會在馬來西亞檳城舉辦,東莞仙進奉、嶺豐糯兩大荔枝名品在短短五分鐘內就被搶購一空。
莞荔出海,飄香馬來。這個夏天,東莞荔枝憑借自身實力成功走出國門,其品質受到國外市民的喜愛。這也意味著“高端荔枝出東莞”的品牌進一步得到了打響。
事實上,從2022年起,東莞全面開啟莞荔天團模式,從傳統的糯米糍、桂味、妃子笑等優質品種,到近年推出的觀音綠、冰荔、嶺豐糯、唐夏紅、莞香荔等特色高端品種,8個莞荔優質品種共同組成莞荔天團,多維度創意打造全國獨一無二的“美荔東莞 荔中國”區域農產品IP。
近年來,形式新穎的莞荔天團IP走進商圈、邁上高鐵,讓“土特產”變成“潮文化”,以文化賦能產業,持續出圈出彩,全方位樹立“高端荔枝出東莞”區域品牌形象。
如今,小小的莞荔登上了央視大舞臺,“高端荔枝出東莞”區域品牌形象也將通過媒體平臺得到更廣泛的傳播、產生更大的影響!
來源:南方+